首页 资讯 国内 聚焦 教育 关注 热点 要闻 民生1+1 国内

您的位置:首页>要闻 >

每日速讯:1~2月经济数据简评:疫情进入尾声 经济明显复苏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3-03-16 10:38:57

刚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随着新冠疫情迅速进入尾声,1~2月我国经济明显复苏。

在供给端,工业和服务业生产双双反弹,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比2022年12月反弹1.1个百分点;服务业生产指数更上升5.5%,比2022年12月大幅反弹6.3个百分点。鉴于服务业受新冠疫情打击最大,服务业较快复苏已在预期之内,但服务业生产指数反弹6.3个百分点至5.5%仍然超出预期。

在需求端,作为三驾马车的代表性指标,1~2月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货物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5%、5.5%和0.9%,比2022年12月高5.3、0.4和0.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去年仍保持了一个可观的增长速度,今年1~2月进一步加速,令人安心。社会零售商品总额3.5%的增速仍明显低于疫情前,但5.3个百分点的反弹应属强劲,说明商品性消费复苏形势良好;服务性消费形势从服务业生产指数的反弹力度来看应该更好。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下行,出口增速延续了去年11和12月的弱势,但仍然保持为正,好于先前市场预期的大幅下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明显复苏归因于我国新冠疫情较预期更早地进入了尾声。我国于去年12初基本放开了新冠疫情防控措施。放开后的一段时间,新冠感染人数急剧上升,但感染高峰很快地到来又很快地过去了。城市感染高峰于1月上旬就已度过,之后的春节返乡也未在农村造成大规模感染。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发热门诊诊疗人数和在院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分别于12月下旬和今年1月上旬达到高峰,然后持续并快速下降,至1月下旬已回落至疫情防控放开前的超低水平。这意味着我国新冠疫情在1月下旬已经进入了尾声,比先前市场广泛预测的3月收尾大幅提前了1个月以上。

于是,经济增长的技术性反弹,即从低谷随着造成低谷的关键因素消除而产生的反弹出现。从市面情况看,除了大多数人还戴口罩外,交通管制和社交限制措施基本去除,已经重现人流涌动和商业繁荣,经济数据从而出现了上述复苏。

鉴于疫情1月下旬进入尾声,整个1月疫情的影响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所以1~2月数据的反弹主要归功于2月,2月经济的复苏力度要比1~2月数据显示的强劲得多。

虽然没有月度GDP统计,上述1~2月供需两端的数据应该对应3%以上的GDP增速。进入3月后各方面形势继续改善,可以预期3月经济数据的反弹将更加强劲。因而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在3.5%左右,比先前预期的高0.5个百分点。

进入二季度后,新冠疫情可以说已经结束,经济的大势将是从疫情中持续复苏。复苏的力度,除了前述技术性反弹的强度之外,还取决于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外围环境的演变。

刚结束的两会将2023年GDP增长目标定在5%左右,位于市场估计值的下方,偏于谨慎。从政府控制地方与市场冲动和留有余地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未改变政府今年稳增长的决心。相信政府实际争取的目标是5%以上。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当前阶段的稳是相对于下行压力而往上的稳);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消费复苏为优先,以政府投资带动全社会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等,都表明了这一点。尤其是将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从2.8%提高至3.0%,给出财政政策进一步积极的信号,同时,鉴于市场研究表明我国财政政策乘数在2以上,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0.7~1.3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0.5,将实际拉动GDP增速0.4个百分点以上。

至于外围环境,去年底市场对今年全球经济前景非常悲观,认为衰退难免。但近几个月来随着美国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和我国经济迅速地走出疫情的阴影,市场预测已经有所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中已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2.7%上调为2.9%。虽然最近的美国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又给美国和全球经济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但从目前来看还不至于引发美国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将有限,其导致美联储减慢加息步伐还可能有利于经济复苏。所以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应该在3%左右。同时可以合理地预期,以名义值计算的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将高于以实际值计算的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而鉴于中国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尽管美国打压和部分企业从我国外迁,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不会低于全球贸易的增长速度。因而相信今年我国出口增速虽比去年的10.5%显著减慢,但将保持在正值区间,为3%以上。

基于以上分析,2023年我国经济从新冠疫情强劲复苏是大概率事件。至于复苏又多么强劲,笔者仍然认为,今年我国5.0%左右的GDP增长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实际增长速度将在5.5%以上,5.5%~7.5%之间的任何数字都有可能。应该争取达到7.0%,因为这将使得2022和2023两年的年均增速达到当前阶段潜在经济增速区间5.0%~6.0%的下限,从而实现所谓的报复性复苏,即不仅恢复潜在增速水平而且将2022年的增长损失补救回来。从2021年我国GDP增速在2020年下滑至2.3%后大幅反弹到8.1%来看,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从三驾马车来看,去年经济增长最大拖累的消费将是最大的复苏动力。预计社会零售总额将增长9.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以上;货物出口增长3%以上。至于季度态势,由于去年基数不同,预计1、2、3和4季度GDP分别增长3.0%、8.5%、5.5%和6.5%以上。

(廖群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天启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

频道精选

首页 | 城市快报 | 国内新闻 | 教育播报 | 在线访谈 | 本网原创 | 娱乐看点

Copyright @2008-2018 经贸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9963号-11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联系邮箱:39 60 29 14 2 @qq.com